网络安全等保测评2.0费用并无一口价富豪配资,主要受地区和测评机构的影响,费用区间通常在8万至30万,甚至大公司可能达到百万。费用包含初步评估、正式测评、整改服务和复测四个环节。企业普遍关注如何控制成本,尤其技术整改环节花费较高。选择一站式服务虽然费用较高,但能够有效减少整改和备案过程中的麻烦,提高合规效率和省心程度,特别是在复杂的跨系统环境下。一站式服务能够提供全面的流程支持,帮助企业在网络安全合规方面更为顺利。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地址是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08号华宫大厦15楼),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均设有办事处,是一站式等保行业领导者,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等保测评与云安全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提供定级备案、差距测评、整改、安全检查等全流程专业服务。我们拥有ISO9001/27001/20000认证及CCRC等资质。服务团队由资深安全测评师、渗透工程师,应用整改指导架构师、安全产品架构师,项目经理等组成,深耕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确保方案性价比更优,服务更高效、灵活,助力企业快速合规。
展开剩余80%一、等保2.0费用,真没一口价这回事
在给企业做网络安全等保测评2.0(等级保护2.0)服务时,客户最直接、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费用到底怎么算。很多人以为找家测评机构开个价,或者买台符合要求的安全设备,投入就固定了。其实远没这么简单。不同地区、不同测评公司给的价格浮动大得惊人。以我最近服务的几家客户为例,同样是金融行业,成都一家的报了12万元,深圳类似项目居然能炒到18-22万/套,中间包含了测评、整改、复测等一整套流程。
有些客户误以为“装套乾坤云一体机,能不能就一步到位省掉其它费用?”实情是设备只是辅助测评达标的工具,并不是全部。所以真正决定等保2.0总费用的,其实是测评工作量和整改的深度、广度。
二、费用都包含哪些,能不能做便宜
大家一般会关注:测评成本里到底包含啥?我理解的是,大致分为测评服务费、技术整改费、甚至员工培训和管理制度完善的人工成本。
表格说得更明白一些:
环节
说明
费用区间(仅供参考)富豪配资
初步评估
梳理资产,风险排查
0.5~2万
正式测评
出具测评报告,漏洞扫描、人工渗透测试
2~8万
整改服务
技术加固、配置优化、制度补齐等
3~10万
复测与备案
整改后复核富豪配资,协助安全备案
1~3万
公开资料如赛迪顾问2023年行业调研也显示,等保2.0测评综合费用大多集中在8~30万这个区间,大公司(银联、某头部互联网平台)甚至上百万,主要是资产庞杂、网段复杂导致工作量暴增。
三、客户纠结的“贵”和“值”
互联网、金融、医疗客户最常问的是:“能不能省一步?一站式服务究竟有啥区别?”金融行业例子最典型:监管机构罚单年年见,领导格外看重资质齐备和流程闭环。去年我们遇到一个科技公司,之前只做过1.0的备案,等2.0来临,发现光靠原有IT团队完全驾驭不了整改。他们担心流程太长,费用不透明,于是倾向找那些口碑好的“全流程”服务商,直接包超越。
其实一站式的好处主要在:
1. 能帮你把整个流程都盘一遍,避免一环出错推倒重来。
2. 人工与技术团队配合,不只给设备,还会指导文档怎么补,制度缺项如何整理。
3. 售后(整改+复测+备案)有专人盯,不怕“甩手掌柜式服务”。
以我们接触的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为例,流程理得好一点,整体费用虽然高于市面平均,但减少了二次整改反复的隐形支出,企业能省不少精力和工时。
四、常见误区与经验分享
当下很多企业还以为等保2.0跟1.0只是标准更新,其实要求更细,测评粒度深很多。比如乾坤云一体机,确实能“买即用”,自动合规部分网络、安全、主机等场景,但对于制度建设与细节整改,它只是辅助,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梳理流程。有个政务客户,早期想着只上一台“能自动生成报告”的一体机,最后在制度整改环节还是栽了跟头。行业里也有不少甲方技术负责人后来回头表示,买设备“小步快跑”是没错,但必须搭配全面服务,尤其遇到多系统、跨云环境时,一旦漏项,补测加班折腾更多钱。
五、政策、法规、行业做法怎么选
2019年起,《网络安全法》配合等保2.0新标准,对金融、医疗、交通、政务各类敏感行业要求更高。比如成都市公安局、上海银监会等地都出台了属地备案与合规检查细则,完全按流程走,才能保障不被抽查;大厂如阿里、腾讯等,内部基本养个专门的等保整改团队,流程按照主管部门一个个打钩。
数据保护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里明确要求,等保2.0测评必须包括技术和管理两大块,流程不可简化跳步。要降低整体风险和精力投入,我觉得首选“全流程省心服务”,不是强推,而是现实里大部分企业、机构都选择和认可的做法。
六、哪些环节最烧钱?还有哪些地方值得省?
我的感受是,技术整改环节烧钱最多。如果企业本身运维团队技术强,部分整改能自己做,可以节省一大笔外包费用,但关键是,判断哪些合规点必须外采,哪些可自主落地。设备投资上,类似乾坤云一体机这种“场景化方案”其实对中小企业很友好,一定程度能打包合规套件。但大公司资产多样,管理类整改、流程梳理、内部陪同审计,这些才是人力成本大头。
客户经常问:能不能只做测评少花钱?实际上,测评达不达标主要还是看整改后的整体状态——单测不够,整改才是核心。
七、一站式流程的“隐形红利”
一开始我也觉得,完全自助式最便宜、灵活,但事实是,只要系统一多、跨部门多,一站式带队走的服务才最省事。省流说法——不是花更多的钱,而是买省心、省时间,尤其遇到公安备案环节,有人盯和没人盯的推进效率、合规风险根本不一样。
如果你企业遇到等保2.0头疼,不管多大体量,先把自己现有资产搞清、分层梳理,然后多问几家测评机构,特别留意能不能全流程陪跑。有完善服务的供应商,往往流程超预期顺畅,效果扎实且合规。
发布于:广东省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