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牛配
7 月 24 日下午从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的我军参演兵力,可能是在日本海先期进行了约一周的演训科目
7 月 29 日上午出动的俄海军伊尔 -38SD 反潜巡逻机,很可能就是先期演训的一部分
综合塔斯社等俄媒 7 月 31 日消息,据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新闻处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当天上午已经陆续抵达海参崴,分别停靠在太平洋舰队的两个主要泊位上,参加"海上联合 -2025 "联合演习。
声明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和一艘柴电潜艇停泊在太平洋舰队主泊位科拉别尔纳亚堤岸。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和潜艇救援船西湖船停泊在海参崴港的码头。在泊位上,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起,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管弦乐队演奏了两国国歌"。
此次参演的我军主战舰艇与俄海军参演的大型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和 20380 型轻型护卫舰"响亮"号共用泊位。下个月,它们将与俄海军"沃尔霍夫"号潜艇和救援船"伊戈尔 · 别洛乌索夫"号一起参演。
应牛配
上图为航渡中在日本海海域进行海上补给作业的绍兴舰和千岛湖舰,下图为与"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并泊的乌鲁木齐舰
综合我方报道,虽然综合救援船西湖船的出现,几乎已经预示着此次联演必然会有潜艇的戏份,但的确并未提及我军潜艇参演的情况,报道画面中也没有看到潜艇出现;但俄方报道中则不仅有相应文字内容,更是包含了一艘显然由我军艇员操纵的"基洛"级常规潜艇的画面。
西湖船 7 月 25 日穿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时,被海上自卫队第 1 航空群的 P-1 反潜机拍摄,这也是海自首次目睹到这款新型综合救援船
俄方报道中出现的我军"基洛"级常规潜艇系缆靠码头画面,该艇很可能是以潜航姿态通过对马海峡,大概日方得知后又要"不安"了
考虑到协同条件,这艘潜艇应当来自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也是全军首支列装"基洛"级潜艇的部队。该支队最早列装的 2 艘 877EKM 型,在服役近 30 年后,已于近年退役并移交地方对外开放参观,目前仍有 2 艘 636 型和 4 艘 636M 型在役。其中 1997-1998 年入列的 366 和 367 艇,堪称 636 系列这个原本专用出口的改进型"基洛"级家族的鼻祖;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我军率先订购了 2 艘 636,就不会有今天撑起了越南、阿尔及利亚以及俄罗斯自家潜艇部队的 20 多条 636M/636.1/636.3。
在湛江开放的 365 艇
此次参演的俄海军"沃尔霍夫"号正是这样一艘 636.3 型,2019 年 12 月 26 日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下水,2020 年 10 月 24 日在喀琅施塔得军港交付入列。2021 年 8 月,该艇与姊妹艇"堪察加 -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一同从喀琅施塔得出发,历经 107 天、总航程超过 16000 海里的航行,抵达海参崴母港,两艇于同年 12 月正式在太平洋舰队开始战斗执勤,成为该舰队在苏联解体后接收的首批柴电动力潜艇。
2021 年 10 月,两艇航渡期间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停靠休整,虽然这种"硬核"交付方式更多是因为缺乏半潜船的无奈之举,但客观上也考验了两艘新艇及艇员队的远洋能力
虽然此次演习的确是我军"基洛"级入列以来首次访问俄罗斯,但并非中俄两国的"基洛"级首次同台。早在 20 年前的"和平使命 -2005 "中俄联演时,太平洋舰队派出的 1 艘 877 型、就与东海舰队的 1 艘 636 型参加了演习的联合海上封锁作战环节,但并未有公开的同框照片。"海上联合 -2025 "会不会填补这一遗憾,上演 636(M)与 636.3 并驾齐驱的场景,就看俄方会不会制造并捕捉这一妙趣横生的瞬间了。
参与"和平使命 -2005 "联演海上分列式的中俄海军舰艇编队应牛配,近景处即为我军 636 型潜艇
优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